首页 -- > 学术动态 > 正文

2021《电子与信息学报》“水声通信与信号处理”专题征文通知
2021-06-06 21:11:45   来源: 点击:

    陆地物联网技术的突破,为物联网在海洋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契机。水下物联网(IoUT)是整合空---海网络的泛在物联网研究中最具挑战性和最为薄弱的部分。目前,声波依然是在水下进行远距离信息传输最有效的载体。在IoUT应用背景下,水声通信与信号处理面临数据可靠高效传输、海量数据存储与处理、数据安全与维护、硬件部署与维护成本等诸多挑战。挖掘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潜在可应用于IoUT和智慧海洋的技术,均是水声通信和信号处理相关的前沿课题研究。

为了展示国内在水声通信与信号处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2021年,《电子与信息学报》拟推出“水声通信与信号处理”专题,现发布专题征文通知。

一、专题主编

陈友淦 副教授(厦门大学)

鄢社锋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瞿逢重 教授(浙江大学)

  华 教授(华南理工大学)

  良 教授(东南大学)

何成兵 教授(西北工业大学)

  笑 副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

二、征文范围

征文范围包括(但不局限于):

n  水声传播建模、水声通信、水声传感网络;

n  水声探测与定位、水声信号识别、阵列信号处理;

n  ---海一体化网络与泛在物联网、智慧海洋等相关方向;

n  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在上述相关方向的应用探索;

n  其他相关方向。

三、投稿要求

1. 稿件类型要求:论文为中文稿件,篇幅不作严格限制。

2. 投稿方式:登录《电子与信息学报》网站(http://jeit.ie.ac.cn/)注册投稿。投稿时请在作者留言一栏中注明“水声通信与信号处理”专题。

3. 稿件格式:参照《电子与信息学报》论文模板。

模板:http://jeit.ie.ac.cn/news/zuozhefuwuzhongxin/00d07e7b-add3-41a1-89f3-5403ead75a10.htm

4. 截稿时间:20211130日。

5. 稿件拟录用时间:20211231日(录用即可网络在线出版)。

6. 纸刊拟出版时间:20223月。

 

附:专题主编介绍

 

陈友淦,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副教授,应用海洋物理与工程系副主任,IEEE高级会员,中国声学学会会员,《电子与信息学报》青年编委、IEEE Access副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声通信及组网技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子课题、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课题8项,在IEEE J. Ocean. Eng.等国内外重要刊物和MTS/IEEE OCEANS等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70余篇,授权和受理国家发明专利18项、软件著作权2项,获福建省技术发明二等奖、福建省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等荣誉。

 

 





鄢社锋,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水下航行器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电子学会会士。一直致力于水声信号处理与水声通信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及相关海洋信息装备研发等工作。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中、英文专著4本,获省部级/一级学会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曾先后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曾呈奎海洋科技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等。

 

 

 

 



瞿逢重,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浙江省青年拔尖人才,仲英青年学者,求是青年学者,IEEE高级会员。担任海洋传感与网络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水声通信与网络、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水声通信与网络中的应用,海洋物联网,海底观测网、水下运载器、石油工程测井技术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化融合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面上、青年基金项目,海军装备部项目,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在水声通信及相关领域累计发表论文90余篇,授权和受理发明专利30余件。20余次担任国际会议的技术委员会委员,多次担任分会场主席;担任IEEE Trans. Intell. Transp. Syst., IET Commun., China Commun.三个期刊的编委,长期担任多个IEEE期刊和多个国际会议的审稿人。

 

 




余 华,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探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无线通信、水声通信网络以及水声信号处理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及会议上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软件著作权9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安 良,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信息与信号处理工程系主任,水声信号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科工局GF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江苏省声学学会水声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GF基础科研、173计划项目课题等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6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工信部GF科技进步奖2项。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信息处理和水下无人智能信息处理。

 

 

 





何成兵,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教授,IEEE高级会员,IEEE西安分会执委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声通信与组网技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等项目10余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50余篇。

 

 

 

 





韩 笑,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极地冰下水声通信、水声通信侦察与对抗等领域的研究。现担任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Frontiers in Non-Conven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期刊评审编辑以及多个国内外权威期刊审稿人,参与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并获得优秀科考队员荣誉称号,入选中国声学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主持包括中央军委科技委创新特区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等在内的多项研究课题。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8篇,EI论文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2项,已经授权8项。

下一篇:【海洋物理论坛第五十四讲】儒艮发声特征研究
上一篇:【海洋物理论坛第五十二讲】压电复合材料及水声换能器研究进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