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日,声学领域权威期刊JASA (The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发表了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张宇特聘教授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Reconstruction of the forehead acoustic properties in an Indo-Pacific humpback dolphin (Sousa chinensis), with investigation on the responses of soft tissue sound velocity to temperature”(J. Acoust. Soc. Am. 141(2), 681-689, (2017))。
中华白海豚是我国海洋鲸豚中唯一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其生物声纳研究具有极高学术意义。然而学术界对中华白海豚的声学结构及其发声机理知之甚少。
张宇教授课题组以厦门海域国家保护物种-中华白海豚为研究对象,通过结合生物医学计算机断层扫描和超声测量的方法,首次重建出中华白海豚头部组织的三维声速、密度以及声阻抗分布,并阐明了白海豚头部的声速分布随着温度变化的非线性关系。为今后该鲸种声纳发声原理研究提供重要信息,对揭示濒临灭绝鲸豚的声纳机理有科学价值,满足发展生物声纳技术需求。
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宋忠长同学。张宇教授为通讯作者。合作者还包括纽卡斯尔大学的Per Berggren教授等。作为一项国际化合作科研成果,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的资助。水声通信与海洋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