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实验室新闻 > 正文

海洋物理论坛第21讲关于黑潮:从多学科交叉海洋学研究到海洋能源探索
2018-01-11 12:47:51   来源: 点击:

发起人:陈友淦  陈发林  许肖梅  戴民汉
2018年1月13日(星期六)
周隆泉楼 A3-206

 
背景介绍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蕴藏着巨大的能源,开发海洋能源,意义重大。目前,海洋能源通常是指海洋中所特有的依附于海水的可再生自然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潮流)能、温差能和盐差能等,但因其能量密度较低导致利用海洋能源费用高,开发利用均相对受限。
    黑潮作为北太平洋西部流势最强的暖流,是全球第二大暖流,其起源于菲律宾群岛的吕宋岛以东海区,流经我国台湾一带,东到日本以东与北太平洋暖流相接。黑潮在台湾岛东面外海宽约100-200公里,深400米;流速最大时每昼夜60-90公里;水面温度夏季达29℃,冬季20℃,均向北递减。黑潮将热带温暖的海水带往寒冷的北极海域,进行着能量交换;同时黑潮内温、盐、密等水文变化剧烈,将严重影响声学传播特性;且由于黑潮流速相当快,为洄流性鱼类提供了快速便捷的路径,故黑潮流域中存在大量洄游性鱼类,及被其吸引过来觅食的大型鱼类,由此引出海洋生态和海洋声学等领域的诸多新课题。
    本次论坛由陈友淦、许肖梅、戴民汉老师与台湾大学讲座教授陈发林老师发起,同时邀请台湾大学白书祯教授参与,将从围绕黑潮开展多学科交叉谈起,涉及海洋物理、海洋化学、物理海洋、海洋生物与海洋环境生态等多学科,探索海洋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新方法、启迪新思路。
(日程请见下页)
 

论坛日程

        报告人 主持人
09:15-09:20 简要介绍   戴民汉
Session 1:Oceanography
主题1:海洋学
09:20-09:40 Overview of Kuroshio Current: Mean Structure, Variability and Dynamical Mechanisms 张玮玮 陈发林
09:40-10:10 黑潮下方的营养盐振荡 白书祯
10:10-10:30 南海与西菲律宾海交换的生地化响应与古记录 高树基
10:30-10:50 黑潮入侵DOM在南海的交换过程和转化机制 李骁麟
10:50-11:10 茶歇
Session 2:Ocean Energy
主题2:海洋能源
11:10-12:00 海洋能源探索:黑潮发电之可行性 陈发林 陈友淦
12:00-12:30 海洋能源开发与环境生态应对探索
——以海上风电噪声为例
许肖梅
12:30-14:00 午餐
14:00-14:20 多跳水声协作网络隐蔽通信中的能量消耗优化 陈友淦 许肖梅
14:20-14:40 黑潮流域水声传播能量场分布 陶  毅
Session 3:Discussion and Perspectives
主题3:讨论与展望
14:40-15:40 自由发言   戴民汉
15:40-16:00 总结    

 

特邀嘉宾 / Invited Guests:
陈发林 教授(台湾大学)   白书祯 教授(台湾大学)

下一篇:我室成员指导的科创项目在第二届厦门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年会上喜获佳绩
上一篇:喜讯:我室张宇教授获评2016年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