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内容1:水声信道传输特性研究
通过理论上的建模仿真和现场海洋实验观察,研究不同频率的声传播中的多途、起伏特性,研究水文参数、地质地貌对声传播的影响。提取声信道的特征参数,研究环境敏感性,研究浅海域水声信道自适应均衡方法,研究不同海况下的多普勒频移及统计特性。
研究内容2:水声信道与网络编码协作通信技术研究
在跨层水声网络中,基于双层码率兼容LDPC码,研究信道-网络联合编码技术,利用迭代译码时物理层和网络层的信息互递特性,以提高系统性能;在典型三点水声协作通信模型中,提出采用动态编码协作,同时获得分集增益与编码增益;研究多跳水声协作通信网络中传输时延与能量消耗的优化分析方案;在水声数据搜集网络中,利用水下节点之间可相互监听的事实,提出采用节点之间动态编码协作方案。
研究内容3:水声信道自适应编码技术研究
针对水声信道具有长时延、多途强、起伏快等特点,为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研究自适应编码技术,在水声信道中采用纠错能力强、编译码复杂度低的信道纠错码方案与均衡处理技术,具体包括卷积码、Turbo码和规则/非规则LDPC码,以及码率兼容LDPC码等。
研究内容4:典型海洋工程水下噪声场及对海洋生物影响研究
研究典型海洋工程(海上风电场、跨海大桥、海底隧道等)在施工期、营运期的水下噪声场分布及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对我国已建和正在建设的海上风电场水下噪声进行现场监测和数据分析,分析和评估不同海洋工程下的水下噪声声源级和时频分布;研究海洋哺乳动物(中华白海豚、斑海豹)的声学特性,包括其Whistle、Click和Burst Pulse声信号的时频、声源级和传播特性。
研究内容5:水声信道估计研究
针对水下声场声信道高效建模估计的需求,研究声场声信道高效模型理论和关键技术,并探索可适应不同海洋环境条件下多径稀疏分布、强烈时变水声信道的高效、稳健估计,研究成果可广泛应用于高性能水声通信系统研究和设计,克服时变、多径干扰造成的性能下降,提高信号的检测信噪比,为可适应不同海洋环境、远距离、高速率、高可靠性水声通信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